1972年,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湖北足球队夺冠。
2005年,中超杯决赛,武汉击败深圳夺冠。
精神不灭者,永恒!
湖北告别职业 足球“满月”记
倏忽间,距离10月2日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从那天起,武汉足球被中国足协一纸罚单拒之门外,像一个弃儿。
虽然时间总惯于洗涤历史的旧迹,但那一天所发生的一切仍恍如昨日。
至今为止,武汉队在那一天所做出的决定,究竟是“像个真正的爷们”,还是像一个“傻得可爱的唐·吉诃德”……我不想断定,也不敢断定。虽然天下间熙熙攘攘的事,皆为一个“利”字,但能够表现得那么毅然绝然,又何止如表象所呈现的那么简单!?
一天天逝去的日子,恰如滚滚东去的江水。戛然而止的武汉足球,并没有影响人们在这一个月里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莫非,这个起源于中国古代“蹴鞠”的玩意,真的可有可无?
没了比赛,记忆依然鲜活。在与几代湖北足球人和球迷共忆历史上一幕幕的光辉岁月时,内心又无不在经受着一波又一波地强烈撞击……
虽然没有亲历旧中国战胜那些不可一世的外国人的场面,但年近80的郭立新老人在回忆湖北足球史时,透着无比的骄傲;年逾70的龙仕君老人甘愿把青春洒在湖北,他一丁点也不后悔没有回马来西亚继承父辈的橡胶园;回忆1972年夺冠,前国家队肖笃寅的回答是“不需要奖励!拿冠军,是我们应该做的。”而那一年夺冠的照片,被他一直像宝贝般地收藏着;吕杰被逝去的恩师丁三石罚去食堂工作两个月,但心里却仍然充满感激……
湖北足球的历史曾经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它不是单纯的体育现象,而是荆楚文化的一部分,是很多“九头鸟”生命中最辉煌的篇章。在告别中国职业足球“满月”的时候,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湖北足球人都为“梳理”湖北足球历史的想法叫好。
“还没有人做过这样有意义的事情。”名宿龙仕君做手术前夕,抱病翻箱倒柜,为我们找出了珍藏多年的“宝贝”--发黄的老照片。
随着“梳理”的深入,我们深切地感到,虽然一个月前的那一天,湖北职业足球的历史暂时戛然而止,但湖北足球的精神仍然活着。这股精神,则又让人想起老子的那句名言:死而不亡者寿!饶建平/文[NextPage]
1995年,中南队全体队员进入中南体育学院(武汉体院前身)学习。前排右一为龙仕君,中排左四为郭立兴。
中南局拍板,湖北足球播下种子
1953年3月13日,中南区体育训练工作大队成立,从那一天起,湖北足球有了“专业班子”,现代足球的种子就此播下。在半个世纪的风雨中,湖北足球不断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抗战胜利后,华中五省在武汉举行带有联赛性质的足球比赛,让湖北热闹了一阵。1948年,后来加入了中南队的顾以撒所在的上海虹翔队来汉访问,所向披靡;1950年,上海盘队、克钢队、天津工人队来汉,郭立兴带领武汉联队、海员工会的海涛队迎战,多遭败绩。
新中国成立初期,武汉有湖北省棉花工会的棉联队、布业工会的经纬队、平汉铁路的平汉队(火车头队的前身)、海员工会的海涛队,再加上消防队、车站路的25分会队、利济路的3分会队等足球队,看起来活跃,实则一盘散沙。直到1953年中南队成立,才掀开了湖北足球正史的第一页。
1951年,六省二市精英组中南队
当时的中南区队,集中了辖区内的足球精英,其中包括被尊称为湖北足球“龙头”的龙仕君和来自上海队的一代球星顾以撒。
新中国成立不久,全国分为六大行政区域,武汉是当时中南军区行政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南区)所在地,中南区辖区包括六省二市。1951年11月,新中国第一届足球锦标赛在天津举行,由于当时没有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全国足球运动隶属于共青团军体部管辖,时任中国青年团中央书记的冯文彬非常重视,他要求各大区务必组织一支球队参加。
为了选拔中南区队参加这次比赛,中南区进行了六省二市选拔赛,赛后遴选出叶家清、顾以撒、袁吉发、方启和、闵观祥、罗敦厚、古震基、张锦章、饶平雄、郭立兴、龙仕君、李珉等一批优秀运动员。
1951年11月,第一届足球锦标赛结束之后,中南区提议把球队留在武汉,成立专业队,而球员在武汉安家,不过由于当时不少人反对,此事也就没了下文,各省市队员各自回家。
1953年,中南队正式落户武汉
为了免除大家的后顾之忧,时任中南体委办公室主任的陈先承诺:“不管你在原单位什么待遇,留在武汉后,这方面只升不降。有问题只管开口。”
1953年1月,中南区六省二市在武汉举行第二届全国足球锦标赛选拔赛,龙仕君等上届主力球员再度入选中南队去上海参加比赛。比赛完毕后, 中南体委办公室主任兼中南团委军体部长的陈先(后为国家体委副主任)决定让所有队员一律留下。
龙仕君回忆说:“陈先当时是参过军打过仗的,虽然年纪轻轻,但说话做事很有魄力,他当时就说了一句话:‘全部留下,有问题找我’。”为了免除大家的后顾之忧,陈先还承诺:“不管你在原单位什么待遇,留在武汉后,这方面只升不降。有问题只管开口。”
当时不少外省球员,已经在当地有家有口。有的人在当地有不错的工作:银行职员、水电修理工、电影院会计。因此,尽管上级已经做出决定,但仍有不少人念着要回家。这样,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当时队内的23人留下了18人。当时22岁的龙仕君还没有成家,就答应留下来,正式落户武汉,成为新武汉人。
1957年,中南队改称湖北队
新中国成立初期,住房比较紧张。为了给足球队争取房子,中南体委办公室主任陈先还跟当时的中南区组织部拍了桌子。
1953年3月13日,以顾以撒、闵观祥、方启和、余敏俊、龙仕君等为主力的“中南区体育训练工作大队”成立,湖北足球不但有了自己的“专业班子”,而且以龙仕君为首的中南队落户武汉也给湖北留下了足球的火种,湖北足球历史从那天开始,翻开崭新的一页。
此后,“中南区体育训练工作大队”陆续扩充排球、篮球、田径等项目,成了湖北体育在建国后的一块基石。新中国成立初期,住房比较紧张,为了给足球队争取房子,中南体委办公室主任陈先还跟当时的中南区组织部拍了桌子。最终,组织部把汇通路8号(现为武汉档案馆)房子划归体训大队使用,这才给中南队安了一个家。1957年,中南行政区撤销, 中南队正式改称湖北队。
◆解放前的武汉足球
早在1898年,汉口博学书院(现市四中)开辟正式标准足球场,武汉开始有足球活动。1901-1910年间,教会学校出现校际间足球比赛。30年代,武汉足球运动更为活跃,技术水平也有所提高。以武汉运动员为主组成的湖北队,连续获得第五和第六届华中运动会的足球锦标;汉口市足球代表队连续夺得第六届至第九届湖北省运动会足球冠军。汉口体育协进会同有关单位分别举办过“公园杯”、“怒吼杯”、“进化杯”等一系列足球比赛。
除此之外,草根足球也相当普及,湖北足球元老之一的郭立兴老人回忆说:“那时候都是以行业工会为单位,卖布的成立一个队叫经纬队,海员成立一个队叫海涛队、就连摆摊子的小贩也组了一个队名叫摊锋队,专门从事足球活动的体育团体达20余个。”
其中,有些队还同外国商人联队、水兵队等进行过足球比赛。1933年春,汉口博学中学学生足球队同英、法、德、日等8国商人联队在汉口西商跑马场进行的比赛中,结果博学中学以4:2击败外国足球联队,这可能是有文献记载的武汉足球“外战”的首场胜利。
本版撰文 记者 彭磊[NextPage]
1959年湖北队参加第一届全运会获得第十名,队员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外合影。
你有张宏根,我有顾以撒
1953年正式落户武汉,1957年改称湖北队。可以说,中南队的历史就是湖北足球的历史。龙仕君、顾以撒、郭立兴……这批来自五湖四海的球员,是当之无愧的湖北足球拓荒者。
队伍内人人有绝活
“顾以撒可是当年上海滩的‘锦袍小将’,他颠球、拿球过人技术一流。那个时代的中国足坛,有两个人最厉害,一个是上海的张宏根,另一个是我们中南队的顾以撒。”
刚刚成立的中南队内人才济济,当时队内技术最好的球员当属上海籍球员顾以撒,在解放前,顾以撒已经小有名气,说起他的技术,湖北足坛的“龙头”龙仕君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顾以撒可是当年上海滩的‘锦袍小将’,他颠球、拿球过人技术一流。那个时代的中国足坛,有两个人最厉害,一个是上海的张宏根,另一个是我们中南队的顾以撒。”
队伍内人人有绝活,龙仕君传球出神入化让人防不胜防,回忆起当年踢球,龙老笑着说:“我踢球一般很少射门的,这辈子,有印象的射门进球就那么几次,我最喜欢给别人输送炮弹了。”郭立兴速度奇快,冲击力强,人送外号“子鱼”又称“撞死马”;秦维豹头球功夫厉害,在球场上很是生猛,大家都喊他“豹子”。
不过,由于球员来自六省二市,在踢球风格上难免有分歧,来自上海的球员注重个人技术,喜欢盘带,突破。北方球员提倡高举高打,长传冲吊。当时武汉本地也偏重速度和传高球。用武汉话说“哪个踢得高,哪个当队长”。因此要把全队凝聚起来形成一种风格,并不容易。经过一番讨论,大家最终定下来了“南北结合”的打法,龙仕君解释说:“南北结合,既有南方球员的技术、短传配合,又要有北方球员的长传,这样遇到北方球队我们身体上不输给他们,同时他们没有的短传打法;遇到南方球队,我们又能打长传,技术上我们也不输给他们。”
曾打得中央队口吐白沫
当时新华路体育场座无虚席,湖北队打得很漂亮,而中央队打得有些放不开,最后被湖北队顽强地逼成3比3平。下场时,中央队竟然有球员口吐白沫,累得不成样子。
球队成立之后,为了备战当年的全国足球赛,就开始进行训练,当时还没有新华路体育场,球队就暂时在中山公园里进行训练,当时还在球场外搭建了木架子看台。
1955年的全国足球锦标赛上,湖北队在大约十支参赛队中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而龙老最难忘的一次比赛也是在那次锦标赛上。
那场比赛湖北队的对手是中央队,在那个年代“中央队”就是现在的“国家队”。张宏根、年维泗、陈成达这些中国足球的“泰山北斗”都在中央队里,反观湖北队,队中的主力球员多半是南派技术型球员,这场比赛两个对手的实力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但龙老回忆说,湖北队当时非常团结打得很漂亮,新华路体育场座无虚席,球迷们都给湖北队加油,而中央队则打得有些放不开,最后被湖北队顽强地逼成3比3平。龙老说,他记得当时下场时,中央队竟然有球员口吐白沫,累得不成样子。
第一届全运会就爆了冷门
龙仕君眼看球要出底线,他使出师傅叶北华传授的绝招——卧地传中,胡友兴拍马赶到,一个“老和尚撞钟”,连人带球冲入球门。湖北队1:0胜北京。
1959年,新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京召开。在第一届全运会上,湖北队获小组出线权,赴天津赛区打决赛。首战与年维泗等国家队队员为班底的北京队相遇,当时龙仕君打右边锋。比赛进行得很激烈,但双方一直均无建树,临近终场前,曾在国家队当过门将的北京队守门员李吾文放松了警惕,没想到龙仕君眼看球要出底线,他使出师傅叶北华传授的绝招——卧地传中,胡友兴拍马赶到,一个“老和尚撞钟”,连人带球冲入球门。湖北队1:0胜北京,爆了个大冷门。
回忆起那场球赛,龙仕君依然记忆犹新:“这招卧地传中是师傅叶北华的绝技,这招就是出其不意:在底线传中,脚要包住球,在球出底线一霎那,利用向前的冲力把球用脚勾到禁区中路,穿过守门员,防守球员几乎就毫无办法了。” 说起当时中南队的教练叶北华,龙老充满了崇敬:“此人不简单,他是与当时中国球王李惠堂同时代的足球人物,在解放前被选为我国足球队主力队员,参加过1936年第十一届德国柏林奥运会,在国内足坛,技术出众的他享有‘穿花蝴蝶’和‘无畏将军’的美誉。”
湖北队战胜北京队后,只要最后一场球战平陕西队就可以以天津赛区第一名的成绩与广东队争夺冠军。结果陕西队抓住湖北队后卫的两次失误,以2:0获胜,终止了湖北前进的脚步。最终初次参加全运会的湖北队获得了第十名的成绩。[NextPage]
郭立兴
不懂球的人管足球只会坏事
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 今年80岁的郭立兴对湖北足球感情很深。上世纪40年代,他率领武汉联队开始比赛,50年代作为球队队长,他同中南队一起为湖北足球播下了种子。“现在足球环境太乱,湖北足球退了,我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中国足球会更好, 我希望有生之年,还能看到中国足球打进世界杯。搞到今天这个局面,我们这辈人是非常痛心的。”
年届八旬依然精神矍铄
“以前我们当运动员的时候,那身体才叫真好,从新华路跑到姑嫂树,跑一个来回,大冬天的,脱掉衣服,身上热气跟蒸包子似的。”
尽管已经年届八旬,但郭老依然精神矍铄,健步如飞,看上去只有60多岁的样子。当年退役后,郭立兴当过乒乓球队的领队,做过竞赛组织工作,但他从没有离开过体育和足球。
退休后,他这些年基本每个星期都坚持打几场网球。看来,运动是老人永葆青春的秘诀。说起自己“革命”的本钱,郭老自豪地说:“以前我们当运动员的时候,那身体才叫真好,从新华路跑到姑嫂树,跑一个来回,大冬天的,脱掉衣服,身上热气跟蒸包子似的。”
除了坚持锻炼身体外,郭老还坚持读报,有时候他上上网,一般单位组织的内部学习他都积极参加。最近一段时间,郭老还趁着空闲在北京游览了一圈,看了看鸟巢和水立方。“北京这几年变化太大了,很多地方都不认得了。”
尽管家在武昌,不过,郭老这几年一直租住在新华路球场附近,一来可以陪伴孙儿读书,二来有空他也去新华路球场看看球。不过,今年10月2日之后,郭老再也看不到武汉队的比赛了。武汉足球在那一天退赛了。
“什么叉腰肌都是瞎扯”
“足球有它的规律,什么谢亚龙叉腰肌都是瞎扯。当年年维泗掌管足协的时候,至少他是个‘行家’,让不懂球的人来管足球,只会坏事。”
尽管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郭立兴就离开湖北足坛,开始从事体育赛事的领导和组织工作,但他一直关注着湖北足球,关注着中国足球的沉浮兴衰。 足球,是郭老一辈子难舍的情怀。
国字号球队的失利,武汉足球的退出,对于上世纪50年代的湖北足球人来说可能都是一种打击。“中国足球发展路子不对,足协搞得不像名堂。”
面对足球的困局,郭老提出了几点意见:首先足球必须回归自然,回归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放归教育部门抓。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层层推进。在群众中广泛开展。郭立兴表示:“踢球要凭兴趣,我们开始踢球完全是基于锻炼身体,大家一起高兴、热闹。体育完全是生活的一部分。能进专业队,那得靠自己苦练,要靠自己本事。”
中国足球体制多年来一直被诟病,郭老感慨道:“我们那时的专业队完全不是这样,现在的球员,球越打越差,钱却越来越多,单纯用奖金来刺激足球是行不通的。现在的球员年纪轻轻就拿这么多钱,有了钱就胡来,哪有心思踢球。”中国足协在管理上的问题也很大,郭老认为:“中国足协动不动就处罚这个那个,依据是什么?谁又来监督足协呢?这些都是体制的问题。”
郭老呼吁,管理足球的人一定要懂球,“足球有它的规律,什么谢亚龙叉腰肌都是瞎扯。当年年维泗掌管足协的时候,至少他是个‘行家’,让不懂球的人来管足球,只会坏事”。回忆当年,郭老还举了一个例子,“1954年国家队还打不过匈牙利,不过我们虚心向别人学习,1959年在中国举行的苏联、匈牙利、中国三国足球对抗赛中,‘小徒弟’中国队竟然压倒了‘老师傅’匈牙利队,获得了亚军。 那时候,我们水平不算低吧。”
龙仕君:为湖北足球放弃继承海外产业
在湖北足坛,龙仕君有个美称——龙头。圈内人称其为“龙头”含有一股深深的敬意——龙仕君是湖北足球诞生发展的龙头,是一部真实的湖北足球历史。
作为归国华侨,龙仕君因足球来到武汉,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远在马来西亚的母亲希望龙仕君回马来西亚继承祖业,龙仕君表态放弃继承权,把橡胶园给了两个妹妹,就这样龙仕君在武汉结婚,一家人在武汉生活已有半个世纪。1977年,龙仕君母亲得知湖北足球队访问泰国的消息,带着两个妹妹和堂弟赶到泰国,见到龙仕君,再次要他回去继承橡胶园。龙仕君不忍心让年事已高的母亲再在橡胶园里辛苦,要母亲把橡胶园卖掉。自己则再次拒绝了家人的好意,留在武汉继续搞足球。
作为湖北队20多年的老教练,他向国家队、国家二队、国家青年队输送了四批共三十多名队员,经他训练半年以上的队员有一百多人。他的足球生命在徒弟中延伸,闻名遐迩的肖笃寅、林强、刘五一、殷立华、丁三石、胡一俊(关门弟子)都出自他门下。1992年退休后,龙老在家里看看书,打打太极,尽管退休后的头几年还不断有人请他出山,都被龙老婉言拒绝了。龙仕君笑着说:“搞了一辈子足球,现在我只想享享清福。”
对于武汉俱乐部的退出,躺在病床上的龙老先遗憾地摇摇头:“可惜了!”不过他随后又笑着跟记者说:“湖北将来不会没有足球的,一定会有再次辉煌的那一天,只是时间问题。”最近一段时间,龙老比较关注三峡大学队冲甲的情况,“胡一俊说起来,可是我关门弟子,大学生足球这条路子不错,我还比较关心”。
本版撰文 记者 彭磊[NextPage]
1972年,首夺全国冠军。
撞成脑震荡 还在场上拼命
这张因为年代太久而微微破损且泛黄的照片,把湖北足球最辉煌的一刻固定下来。要不然,我们是再也看不到湖北足球究竟在中国足球的版图上刻画下怎样的印记了。所有的一切如同流过河床的水,一去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三十多年前的故事,既陌生又熟悉。
“拿了冠军有什么奖励?”
“没有,那都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事。”
熟悉的是,老湖北队获得全国冠军的过程与湖北人的性格配合得淋漓尽致,这一路走得极为坎坷,但他们没有轻易服输低头,不信邪、敢搞,这就是湖北人,这就是湖北足球。
“这么个不大起眼的运动会,却曾激动过多少年轻的心!”
全国冠军,它迟到了两年
1970年,因“文革”而停顿的中国足球运动开始复苏。在这一年的秋天,羊城广州,举行了文革后的第一次足球比赛。在文革之前有足球队的省市,包括辽宁、广东等强队都有组队参加,二十多支队伍被平均分为两个小组进行比赛,由肖笃寅、高作战、邱垂成等人组成的湖北队被分到第二小组,同组的对手是国家二队、上海、北京、山东、吉林等。
小组单循环的比赛结束之后,国家一队毫无悬念地成为另一小组的第一名,而湖北队所在小组的比赛结果却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在赛前几乎被忽略的湖北队居然“挤下”国家二队成为小组头名。但这匹排名小组第一的黑马并没有进入下一阶段的比赛。
有的人说,这是因为当时还有极“左”思潮的存在,但也有人说,这是因为其他球队联名上告湖北队借人参加比赛,违规了。
湖北队确实“借”了球员,但只不过是把原本就是湖北队成员的人重新召回来。1966年下半年起全国各级足球竞赛以及足球教学、训练、科研等活动几乎全部停止,全国解散专业足球队47支,有1124名优秀足球运动员和115名专职教练员离开了球场。宛如历史洪流中一叶小舟的湖北队,原本有60多人队伍的球队只剩下13个人,其余的五十几号人早已成为了工人、农民分散到全国各地。但就是这样的一支队伍,在七拼八凑之后开始让外界惊艳也让对手畏惧。
1971年,全国被分为了四个赛区。当湖北队一路高奏凯歌拿到赛区第一并已经到达决赛地点的时候,“9·13事件”发生了,全国所有的文体活动因此都被取消,湖北队也再次与全国冠军擦肩而过。
俗话说,“事不过三”,湖北队终于在1972年拿到了全国冠军,也就是湖北球迷所熟悉的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足球比赛冠军。一位普通网友写道:“这次运动会过去三十多年了,也少有人再提及这文革中的一抹亮色。现在的人们大概已经很难想象,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里,就是这么个不大起眼的运动会,却曾激动过多少年轻的心!1972年的夏天,那是一段似乎充满了希望的日子。”
“当时全国的球队都怕我们。湖北队踢起球来肯拼命,不怕死,脚下技术又好。”
湖北足球有绝招
亲眼目睹过36年前老湖北队风采的球迷可能并不多,在采访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为什么在各种条件最差的时候,一直不显山露水的湖北队反而成就了最巅峰的一段时期?在看多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也无法取得好成绩的现在,我很难想象和体会前辈们当时的心境。
“当时你们是不是有偷偷训练?”这当然只是一句玩笑话。湖北队能够迅速取得成功,是因为“当时全国的球队都怕我们。湖北队踢起球来肯拼命,不怕死,脚下技术又好。”
就拿五项球类运动会预赛比赛来说,和小组种子队的比赛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后卫肖笃寅在上半场快结束时受伤被抬下场,头部轻微脑震荡,进入休息室简单包扎之后,他又出现在下半场的比赛中。天津队一看当时已经被撞得脑震荡的人居然还在场上,心里都在嘀咕“湖北人真是玩命!” 比赛中天津队拼命地用高球轰炸湖北队球门, 但头上包扎着绷带的队员看到高球照样是顶出去,对方每次都无功而返,守门员邱垂成还扑出了天津队的一粒点球,最后凭借高作战的进球1比0战胜天津队,以小组全胜的战绩进入决赛。
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足坛流行的是433阵型,但湖北队在中路进攻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进攻时沈利东回撤接球,留出第二空当,接着由战术意识强的高作战找机会插上,这种形成二空当的打法在当时来说是很少见的。而且湖北队还有一手绝活,那就是余其元的定位球脚法,“真的是得分法宝,决赛阶段我们打进了11个球,其中有4个球都是靠后卫利用余其元罚出的定位球顶进去的。”
高作战在回忆当年比赛时还提到了一个关键要素,那就是团结。“大家真是拧成了一股绳,没有上场的队员把队里的杂事都抢着做,还主动帮主力球员洗衣服,还说,‘只要你们把比赛踢好,平常的事你们就别做了,有我们在。’”[NextPage]
1972年,北京工人体育馆。
36年前的巅峰至今未被超越
2005年,武汉队获得了中超杯冠军;2007年,武汉队获得了第六届城市运动会足球赛的冠军。在两支球队夺得全国冠军之后,湖北足球在30多年前获得的冠军被频繁地提出来,“33年圆一梦”、“35年等一回”。其实虽然都是冠军,但无论是中超杯冠军也好,还是六城会足球冠军也罢,其含金量都比不上湖北队在70年代拼来的这个冠军。在采访的过程中,我向当年冠军队的前辈们问过一个相同的问题,“五项球类运动会的冠军是不是湖北足球历史至今也没有被超越的一个辉煌?”他们都说,是的。
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足球比赛共有33支队伍参赛,湖北队被分到了六个赛区之一的石家庄。比赛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均采用分组单循环制,每场均决出胜负。每个赛区第一名到北京决出1—6名,赛区第二争7至12名,依此类推。石家庄赛区的种子队是在全国实力都排前三的天津队,但湖北队在预赛里以1比0战胜了天津队,以全胜战绩进北京,在决赛阶段以四胜一负的成绩赢得了冠军。
且不提当时的生活、训练条件比现在要艰苦许多,单说比赛的密集程度也是如今很难想象的。从6月10日预赛开始直到30日决赛,20天的时间里一直都是打一场比赛休息一天,运动会结束时还进行了一场与国家队的友谊赛,这可比如今的“一周双赛”魔鬼多了。[NextPage]
1973年,湖北足球队出访东非在乌干达的合影。
赤道上踢球 没给祖国丢脸
◆对外交流
1972年获得了全国五类球冠军,也是湖北队扬名的好时机,在国内“独孤求败”后,出国交流成为球队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这回他们走得很远,去了最热的地方。
◇征服
对手竖起了大拇指
1958年,由于政治的原因,中国足球退出了国际足联,此后,中国队一直无缘国际赛场,不过当时的中国足球水平并不差,在1959年的中国、苏联、匈牙利三国对抗赛中,中国队以2比1击败了匈牙利队,获得亚军。
上世纪70年代,乌干达等一些东非地区的国家向中国发出了足球比赛的邀请。1973年,龙仕君以主教练身份率湖北队访问东非,第一场比赛对阵东道主乌干达队,没想到对方第一场比赛就祭出了“杀伤战术”,湖北队主力前锋缪辉在开场后就遭受对方粗野犯规直接被抬出了场外。结果这场比赛双方各入一球,1比1握手言和。不过,第二场比赛,湖北队改变了跟对手硬打的战术,结果第二场赢了乌干达队。
在下一场对阵扎伊尔队之前, 刚刚获得世界杯十六强的扎伊尔队十分轻视湖北队的实力,扬言要以10比0大胜湖北队,龙仕君回忆说:“我们没打进过世界杯,国家队不行,他们是世界杯16强队伍,有骄傲的资本,人家一说出要10比0打败我们,当时气氛就跟前两场比赛不一样了。怎么办?当时马上开会,动员大家,这场比赛一定要拼尽全力,不能给祖国丢脸。”
有伤在身的缪辉坚持出场,这场比赛火星四溅,双方在场上拼得很凶,龙老说:“余其元当时在场上非常凶悍,瞪大了眼睛跟他们拼,湖北队的队员都不要命了。”结果湖北队仅以0比1小负对手,扎伊尔队此时才感觉到中国的球队不好对付,向湖北队竖起了大拇指。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来乌干达参加国庆的坦桑尼亚第一副总统也在现场观战,当场邀请湖北队去坦桑尼亚访问。坦桑尼亚的邀请比较突然,中国大使馆赶紧上报,不过这事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冤案
被升格的“飞机偷窃罪”
上世纪70年代湖北足球风光无限,不过当时发生的一起“冤假错案”让湖北足球背上令人不齿的罪名。
事情还得从1973年出访非洲说起,当时湖北队接到出访任务后,马不停蹄地奔赴北京。当时乘坐的是法航的飞机。由于去非洲路途遥远,需要在飞机上用餐,上世纪70年代法航飞机上还没有使用一次性的餐具,给乘客用的餐具都是不锈钢制品。
看到同机的一些印度人偷偷地把不锈钢餐具塞进自己包里,不少湖北队队员在用完餐之后,也偷偷地效法,把一些餐具、打火机等物品留下当做纪念。
龙仕君回忆说:“当时不锈钢的餐具在中国国内还算比较稀罕,队员根本没想这么多,只想留些东西作纪念。而且飞机上的服务员也没有要求回收这些东西,所以当时想拿就拿了。”
其实抵达非洲后,一些队员心里有点不太踏实,有人还去问过驻当地的新华社记者,拿东西的事情是否妥当,这位记者十分有把握地说:“这有什么?绝对没问题。”得到肯定答复后,队员心头上的大石总算落了地。一些队员还用拿的不锈钢餐具在当地换了手表等器物。
让人没想到的是,湖北队回国不久,此事被捅到了国家体委,相关领导震怒,湖北队马上被通报批评。开始被定罪为“偷窃”,湖北足球队真是百口莫辩。最后在充分了解情况及湖北方面多次解释之后,此事被定为“偷拿”。尽管如此,一个“偷”字多少让湖北足球蒙上冤屈,此后,湖北足球队在上级领导中的印象大打折扣,失去了一些出国交流比赛的机会。直到1977年,湖北队才得到一次访问泰国的机会。
◇代表人物
肖笃寅期待1972辉煌重现
武汉队退出之后,不少人无比担忧地说:“这下肖指导没事干了,没有比赛让他解说了。”在曾经有武汉队比赛的周末,湖北足球标志性人物的肖笃寅都会到电视台解说比赛,在一些年轻球迷的心目中,肖笃寅解说比赛的名气不比他当教练做球员时小多少,他业务知识专业,给一个球员的背影,他都知道这是谁,语言又简洁易懂,虽然有时会冒出几句带点“汉腔”的普通话,但这只会增加观众对他的亲切感。
对于过去的辉煌,肖笃寅谈得不多,三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很多激动的、鲜亮的回忆都已云淡风轻了,“我们觉得很正常,都是份内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多说的”。
但是,在介绍上世纪70年代的湖北足球历史时,肖导对当时训练条件的艰苦、生存的不易几乎只字不提。“每个月的工资是8块钱,不怎么买东西的话,每个月还能攒一点钱下来。”但他认为1972年的冠军是湖北足球至今无法复制的最辉煌时刻,“我们拿到的那个冠军相当于现在的联赛冠军,武汉队在联赛成绩最好的时候也只是七连胜。”回忆也好,纪念也罢,都不是为了回到过去,给历史贴金,而是为了今天的需要和明天的前进。
当记者问肖指导,现在武汉队已经退出了中超,目前几乎是一切要重新再来,承载了几代人梦想的湖北足球,何时才能重现1972年的辉煌?”肖指导想了想说:“这可能确实有很大的难度,但也并不是没有可能,我们梯队建设一直都很成熟,把希望的火种保留好,这样的一天终会重新出现。”记者 张倩倩[NextPage]
1980年,丁三石带领湖北青年队夺得全国亚军。缔造湖北队80年代中期辉煌中坚力量。
身穿“活力28”冠名的队服,湖北队队如其名,在80年代是一支活力无穷的队伍。
首创“抢逼围”,两夺全国亚军
度过了严肃紧张的70年代后,湖北足球步入了充满活力的80年代。在退役后从事教练工作的丁三石的带领下,湖北足球继续保持了先进水平。1986年,湖北队夺得全国甲级联赛亚军,一年后又夺得第六届全运会第4名,湖北足球继72年夺得全国五类运动会冠军后,又创造了属于80年代的辉煌。除此之外,林强、陈方平、胡一俊、吕杰、刘五一、殷立华等一大批对湖北足球影响深远的人物也在丁三石的悉心培养下接连涌现,湖北足球的香火得以传承至今。
“抢逼围”战术湖北首创
在湖北足球的整个80年代的辉煌中,从始至终贯穿着丁三石的身影。1976年,丁三石结束了自己的球员生涯开始从事教练工作。除了坚持“小快灵”的传统技术特点,他还勇于创新,在国内首先倡导“抢逼围”,成功将硬朗作风注入湖北足球之中。1977年,丁三石接过了湖北青年队的教鞭。3年后,以“抢逼围”战术武装起来的湖北青年队取得了全国青年联赛亚军。在那个时代,中国足球还没有进行职业化改革,相关理论研究也处于刚起步阶段,丁三石对“抢逼围”理论做出的创造性的工作赢得了当时的行家和中国足球办公室(中国足协前身)的肯定和好评。
除了在技战术层面上改造了湖北足球之外,丁三石的个人魅力也为湖北足球注入了不少独特的性格。在1980年夺得全国青年联赛亚军之后,由于认为裁判判罚有问题,丁三石倔强地拒绝上台领奖,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而丁三石那些深受他影响的弟子们现在依然活跃在中国足球界的各个角落,延续着湖北足球的历史和传统。
作为丁三石的开门弟子,追忆恩师,三峡大学队主帅胡一俊感慨满怀:“师傅不仅教我们踢球,还以身作则,教我们如何做人。”而丁三石严格要求队员的故事至今在湖北足球界广为流传,当年弟子吕杰曾因被批评后擅自离队而被罚到食堂做事两个月,尽管不少人都为吕杰求情,但丁三石硬是坚持让犯错的弟子做满了两个月。
1987年,丁三石率队征战第六届全运会获第四名,并在当年获得中国足球教练员最高荣誉--“来福奖”,这是湖北足球教练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荣誉。不过,作为湖北足坛第二代掌门人的丁三石却不幸因肾癌于2008年6月27日在汉逝世,享年62岁。在足球教练中,这个年纪离世也算是“英年早逝”。
不败战绩夺得全国亚军
在带领湖北青年队取得了全国亚军的成绩后,丁三石顺理成章地升任湖北队主教练。伴随着那批年轻球员逐渐成为湖北队的中坚力量,厚积薄发的湖北队也在全国比赛中接连创造了优异的成绩。
在进攻上,由刘五一、吕杰、林强等人组成的中场阵容体力充沛、技术出色,特别是多次入选过国家队的林强技术出色,任意球更是一绝,可以说是队内的头号球星。在防守上,由曾入选过国青队主力的胡一俊领衔的后防线也十分稳固,在当年的比赛中,湖北队不仅保持不败,甚至连每场的丢球数也从来没有超过两个。
当时在湖北队与胡一俊经常搭档后卫的胡昌柏是威震球场的硬汉,在比赛中,绰号“卷毛”的他在场上异常凶悍,球场上经常看到他与对方拼脚的精彩场面,不过一般受伤倒地的总是别人,而胡昌柏则若无其事从一旁走过,大家都知道湖北队有个踢不倒的胡昌柏。说到自己的秘诀,胡昌柏笑着说:“你以为我不疼啊?只不过是当时装着跟没事一样,这样下次他们心理上就怕我们了。”
正是凭借着这种“疼也不做声”的拼劲,湖北队在1986年的全国联赛中以14战7胜7平的不俗战绩拿到了全国亚军。特别是以3比1胜当时的强队大连堪称经典,整场比赛,湖北队采取了全场逼抢的战术,硬是让当时的霸主大连吞下了一粒乌龙球。
1987年全运会阵容与1986年相比变化不大,不过因为是全运会年,球队实力得到加强:补充了在武汉体院的前国脚王峰,武汉队的周传喜,召回了八一队的陈方平,另外二队的任忠新、丁文龙、龚永存也入选了全运会大名单。最终湖北队获得了全运会第四名,由于八一队(当时称解放军队)和广东队集中了众多国脚,实力非常强大,因此,湖北队这一成绩也是相当不错。
本版撰文 记者 彭磊[NextPage]
只讲革命友谊,不谈恋爱
1980年代初期,改革的春风开始吹遍大江南北,足球领域也没有能够置身事外。在与沙市日化合作时,湖北队与“活力28”洗衣粉取得了竞技与商业的双赢,而出国比赛也不再遥不可及,湖北足球也因此和两位足协副主席结下了渊源。不过那个时代的绿茵场上,单纯依然是绝对的主旋律,还没有如今繁杂的名利纠葛。对于当时的湖北球员来说,长期而艰苦的训练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没有草皮的场地、简单的训练器械几乎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纯情的“活力28”时代
翻阅那个时代湖北队的老照片,可以发现包括林强等国脚在内的湖北运动员脚下穿的都还是胶鞋。不过尽管条件艰苦,球员们高涨的热情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而幸福的微笑。湖北足坛名宿刘五一回忆说:“那时候,不管是有草皮还是没草皮,就算是泥巴地我们也是照常训练,从来没想过受伤不受伤的问题,那时候只有一个念头,一上场就拼命练。”
1986年,由于当时的姑嫂树基地宿舍需要挪作他用,暂时没有地方安顿的湖北队把训练场搬到了当时的武昌体育场。当时这里还仅仅只是一座体育场,并没有相关的宿舍配套,湖北队只好就地安顿住在了体育场的看台下面。就在潮湿看台下,湖北队一住就是好几个月。天气稍微好点,大家就争先恐后地出来晒被子。为了增强腿部力量训练,丁三石还让弟子们在体育场的看台台阶上练“蛙跳”。
当时在这里训练的还有湖北女篮,那时候女篮的成绩非常不错,多次获得全国冠军。为了加强对抗,女篮邀请男足当女篮的陪练,当事人吕杰回忆说:“她们为了提高对抗能力,我们为了调节一下训练项目,结果这个事一下就成了。”当女篮在武汉比赛的时候,湖北男足队员就扛着大鼓为女篮加油助威,在看台上颇有声势。当时由于用力过猛,有人还把鼓都打破了。而当男足队员比赛时,女篮也整队出动为他们加油助威。当年,湖北女篮获得了全国冠军,男足获得了亚军,湖北的两个大球项目同时迎来一个丰收年。事后,湖北女篮主教练还特意感谢过男足主教练丁三石。
不过,男女队员在训练中却没有擦出火花,连一对谈恋爱的人都没有,回想当年,吕杰笑着说:“那个年代单纯得很,我们是革命友谊,大家都是互相进步嘛。”
“活力28”开创赞助先河
1986年,湖北足球队获得全国甲级联赛亚军,至今仍为湖北足球在联赛的最好成绩。而湖北足球率先和企业联姻的举动在全国也算是开风气之先。当时湖北沙市日化推出了新的洗衣粉品牌“活力28”,为了在全国打响知名度,沙市日化将眼光瞄准了在全国巡回作战的湖北队。经过商讨,沙市日化以当时堪称天价的10万元冠名湖北队,这支球队全名也成为“湖北活力28队”。吕杰回忆说:“八十年代初,湖北队依然是全国足球数一数二的球队,而‘活力28’洗衣粉的牌子也随着湖北队一同打响。”
尽管有了“活力28”的资金投入,但受到时代客观条件的制约,湖北队当年在全国各地奔波还是无比辛苦。由于当时的全国甲级联赛的赛程经常发生变动,而主客场制更是难以付诸实施。当时作为湖北队主力的吕杰清楚地记得:“我们有时候打了这一场后打不了下一场,就是因为交通不便,那时候火车没提速,坐飞机还必须要县团级以上干部才能买机票,我们球员肯定够不上标准,只能坐火车。结果我们有一次去重庆打比赛,中间转了两次车,花了40多个小时,都没有休息好,比赛质量可想而知。
足协副主席曾当湖北队翻译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北队与外国球队交手的机会也多了不少。1986年7月底,湖北足球队应邀参加在日韩侨协会成立25周年邀请赛,与韩国侨民队进行了两场友谊赛。1988年,湖北队再次造访当时的韩国,当时给湖北队担任翻译工作的是中国足协现任副主席南勇。
其实中国足协的另外一位副主席张吉龙也曾是湖北队的翻译,1987年2月泰国举行了传统的“泰王杯”比赛,由于这是国际足球的A级赛事,国家体委特意安排张吉龙给湖北队做翻译工作。虽然湖北队对这场比赛很重视,但中国与泰国之间接近50℃的巨大温差,加上长时间的旅途劳顿,严重影响了武汉队的状态。在小组赛中,湖北队1胜2负,未能出线。
1989年8月,湖北队在武汉迎战来访的桑托斯队。能够获得与巴西劲旅交手的机会也是对湖北队在80年代地位的一种承认,结果湖北队以1:2告负。本版撰稿 记者 彭磊[NextPage]
从左自右:刘五一,胡一俊,李军。
湖北足球希望的守望者
更替是不变的规律,一些球场上耳熟能详的名字,林强、刘五一、吕杰、李军、胡一俊……逐渐快被遗忘。其实他们并没有离开足球,而是变身梯队教练,开始了对湖北足球的反哺。
◆代表人物
守住湖北足球的根
“梯队是湖北足球的希望,如果梯队都没有了,那么湖北足球将至少倒退十几年,这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代表人物:刘五一、吕杰
作为当今湖北足球的教练的中坚力量,殷立华、刘五一、吕杰一直是湖北足球教练中生代的代表,俱乐部退出之后,目前,刘五一和吕杰一直坚守在U-15梯队。吕杰告诉记者:“梯队是湖北足球的希望,如果梯队都没有了,那么湖北足球将至少倒退十几年,这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吕杰和刘五一曾是湖北队上世纪80年代的主力,退役后两人从球员向教练顺利过渡,刘五一曾是武汉红桃K的主帅,曾指挥过一线队伍作战,有着丰富的经验;吕杰一直也活跃在湖北的足球圈,2001年底他曾作为教练辅佐过刘五一,2006年他还曾率领雅琪队征战乙级联赛。
俱乐部退出,最受影响的可能是梯队的队员,因为相对于一线的职业球员来说,这些还在梯队的队员在经济基础上显得更加薄弱。
目前湖北U-15少年队有50几个人,在二桥基地训练,自从俱乐部退出后,吕杰告诉记者球队一个明显的变化:“现在每天过早之后,小伢们买报纸看的人多了,他们关注自己的前途啊,我天天在这里练,将来能不能找个饭碗,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为此,不少家长还找到过教练,刘五一和吕杰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做起了球员和家长的思想工作,“我们希望家长一定要相信教练,湖北足球的困难是一时的,只要功夫练到家,中国这么大,一定有球踢,有饭吃。踢球还是有前途的”。
其实作为教练,吕杰也很有压力:“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坚守岗位,你想想如果梯队球员都转行了,不但教练下岗,对于湖北足球来说也是大伤元气。”
埋下学生军的冲甲梦
“作为湖北职业足球唯一的火种,三峡大学队担负着重振湖北职业足球的重任。为了湖北足球的未来,三峡大学队一定不辱使命,全力冲击中甲联赛。”
代表人物:胡一俊
在2005年的十运会上,湖北足球再次展现超凡实力,杀入四强,平了历史最佳。带领这支球队取得佳绩的是湖北足球八十年代的队长——胡一俊。目前,以湖北十运队为班底组成的三峡大学队正朝着自己冲甲的目标一步步迈进。三峡大学能否复制“北理工”模式,今年12月份的乙级联赛决赛场上将会给出答案。
今年,三峡大学队获得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同时也迎来了冲甲的契机。尤其是在今年武汉光谷退出中超联赛后,为湖北足球延续火种更是成为这批学生球员们神圣不可推卸的使命。为了冲甲,三峡大学足球队在人员方面也与之前参加大学生联赛时有了一定的变化。原武汉足球俱乐部的教练周超和守门员教练刘伟都被临时借调到三峡大学帮忙,而拥有三峡大学学籍的武汉队球员中,只有在今年中超联赛里未登场的莫家晟、陈浩和桂启轩具备资格代表三峡大学参加比赛,而周恒和姚翰林因为代表武汉光谷登场参赛,无法再代表三峡大学参加乙级决赛。
中国足协一纸终审判决让湖北足球从此失去了自己的中超队伍,而延续湖北足球血脉的重担现今已落到三峡大学足球队身上。在10月24日的YOYO体测中,三峡大学队员纷纷通过并获得了参加2008赛季全国足球乙级联赛总决赛的参赛资格。主教练胡一俊表示:“作为湖北职业足球唯一的火种,三峡大学队担负着重振湖北职业足球的重任。为了湖北足球的未来,三峡大学队一定不辱使命,全力冲击中甲联赛。”
接过征战全运会的大旗
“现在队内最需要的是稳定和团结,我们队员在思想上要统一,大家都将力量往一块使,形成合力,球队自然会有好的表现。”
代表人物:李军
明年10月中下旬,湖北U-19青年足球队就要出征,开始完成他们建队的重大使命——参加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比赛。作为2008年预备队联赛冠军,U-19队承载了湖北足球人在全运会上突破历史的梦想。作为球队主帅的李军也是80年代湖北队主力球员,退役后一直从事湖北青少年足球的培养工作。
全运会历来是湖北足球展示自己的重要平台,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湖北队便依靠预赛中的出色发挥,一路闯入决赛阶段比赛,最终获得了第10名,这对于首次参加全国大赛的湖北足球来说,是一个好的开端。
1966年,湖北队在缺席第二届全运会后,参加了第三届全运会,并且获得第六名。1979年举行的第四届全运会中,湖北足球再次杀入决赛阶段比赛,由于实力不济,再次获得第10名。进入八十年代后,在1987年举行的第六届全运会上,湖北队创造历史最佳成绩,获得了第四名。此后两届都表现不佳,2001年全运会中,湖北也未能杀入决赛阶段比赛。直到上届全运会,湖北足球队杀入四强,平了历史最佳。下届全运会,U-19将代表湖北参赛,球队因拥有周燎、汪洋、吴龑等国青队员而备受期待。
由于俱乐部退出中超联赛,湖北人自然会把关注点集中到这支球队上,他们承载着湖北人的足球梦想。对于外界的压力,球队主教练李军说:“现在队内最需要的是稳定和团结,我们队员在思想上要统一,大家都将力量往一块使,形成合力,球队自然会有好的表现。”李军还补充道:“足协和社会各界对我们一直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硬件软件设施都非常不错,队员们都有信心再创佳绩,争取为湖北足球争光。”
本版撰文 记者 彭磊[NextPage]
1997年武汉雅琪冲甲成功。
1999年春,武汉红桃K在昆明海埂基地合影。
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各领风骚
1994年,中国足球开始职业化,湖北足球也同步走上了职业化发展的高速路,在这个舞台上,民营企业和国有资本“你方唱罢我登场”。从早年的武钢、美尔雅到后来的红金龙、雅琪、红桃K,以及此后的国测蓝星、黄鹤楼、光谷南益,两大资本势力始终左右着湖北足球,在为湖北创造了辉煌历史之后,如今两大资本先后退出了湖北足球,这让湖北足球顿时断了奶。但将来,湖北足球重新启动,还得要靠这两路资本的支持。
民营企业——周建国和他的生意经
从1996底接手到1998年把俱乐部卖给红桃K,雅琪集团在两年里将湖北足球重新凝聚在一起,不过让老板周建国感到困惑的是,尽管他费尽心机想把足球当成自己的生意来经营,却始终赚不到钱。
资本是趋利而动的,在周建国的足球哲学里,开始他想着足球可以赚钱,不过经过两年的“试水”,周建国的结论是,市场和计划始终是两回事,而中国的职业足球,不过是官本位下的一种炫耀性攀比,足球要赚钱,那还远着呢!
举简单一例,1998年,在红金龙队主场迎战沈阳海狮队、青岛海牛队、四川全兴队和广州松日队的四个主场赛事中,观众总人数达8万人次,而俱乐部实际只售出了三万余张门票,加上赠票部分尚有近半数即约四万观众无票入场。按照周建国的计算,如果八万观众都是买票进场,门票收入应远远高于800万元的预算数字,实际上雅琪的这几场的门票收入不到500万元!一下子就不见了300万,这让周建国如何不心疼!
因此,在经营了两年之后,周建国再次做了一笔好生意,他把球队卖出去以后,回笼了4000万的资金,刚好填回了1997年和1998年两年亏损的数字。
不能否认,民营企业出生的周建国和他的雅琪集团在俱乐部管理方面的确有独到之处。凭借雅琪灵活的机制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渐渐从足球的门外汉到对足球有了由表及里的认识,并逐步摸索出一些门道。
美尔雅退出,96年底球队赴昆明冬训,全队17名队员,拎着几只陈旧的足球,有的队员连足球鞋都没有。可以说这是到昆明集训中最凄惨的一支队伍。留给周建国和他的雅琪集团的其实是一副“烂摊子”。
不过,在雅琪的努力下,全队逐渐重新凝聚起来。主帅殷立华的稳扎稳打敢于与对手拼中场的作战思想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前5轮2胜2平1负取8分位居第五位。5月下旬,周建国亲赴保加利亚,为球队寻来两名高质量外援。3轮过后,蔡晟等队员补测通过,武汉队一股作气,最终提前三轮冲A成功。
“甲A时代”——有喜悦也有无奈
1998年,雅琪队成功站在甲A这个舞台上,刚开始几轮武汉队成绩不错,球迷一片欢呼,但随后武汉队0比7惨败大连,球迷开始倒戈。这一年里,有球迷梅南生在新华路举办婚礼的状况,也有0比7惨败大连的无奈。但最后时刻戚务生接手,雅琪队保级成功。但1999年,雅琪毫无悬念地降级。三千多名湖北铁杆球迷们没有麻木。他们不顾一些人的拦阻,在新华路体育场上挂出了一幅大横幅——谁是湖北足球降级的罪人?这与梅南生在新华路举办婚礼形成鲜明对比。
李昊说,98年里让他印象最深的是球迷,而梅南生婚礼就是其中之一。武汉队首战便战胜联赛第4名延边队。新华路体育场一时间成为球迷欢乐的海洋。而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梅南生在新华路举行婚礼。武汉队的所有成员以及现场数万名的球迷见证了这场现在看起来都很前卫的喜事。许多人还记得那一天《足球之夜》的片头就有梅南生球场婚礼的镜头。
但好景不长,武汉队就遭遇滑铁炉,武汉球迷也开始倒戈。武汉队在主场对阵当时的霸主大连万达,结果,与对手展开对攻的雅琪队0比7大比分惨败。比赛结束后,愤怒的球迷冲向球员在武昌徐东路的宿舍,拿起砖头向球员掷去,守门员阎毅翻墙逃跑。
这场大败,加速了殷立华的下课。随后,球队请来了韩国教练朴钟焕,他曾是韩国队主教练。但朴钟焕并不能改变武汉队的命运。危难之际,武汉队请来名帅戚务生,成功保级。不过到1999年,武汉队还是逃不了降级的命运。
中超杯——国有资本迎来第二春
湖北武汉俱乐部从99年降级到2004年成功冲超,期间用了5年的时间,这五年,俱乐部和球队经历短暂的动荡和休养生息,特别是以光谷为代表的国有资本的注入后,湖北足球似乎迎来了职业化以来的第二个春天。
看到民营企业雅琪凭借足球大红大紫,其他实力更为雄厚的国有资本也跃跃欲试。随后武汉红桃K、红金龙东湖高科、国测蓝星等企业都加入投资足球的行业,2004年初,武汉足球俱乐部重新进行股份制改造。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投资设立武汉光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光谷投资公司总经理沈烈风出任俱乐部董事长。
有了强有力的资本后盾,加上当时武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球队购入了好的内外援。威尔和维森特频频进球,加上队内张斌、李昊、王文华等原本就有实力的球员,武汉队成了一支绝对傲视中甲的劲旅,2004年冲超水到渠成,2005年获得中超杯,在阔别了33年后,再次获得了全国冠军。国有资本在这一年“梦想成真”。
后来,周建国无不羡慕地说:“国企实力比我们雄厚,我给湖北足球留下了一个好归宿。 民营企业块头小,他们玩足球肯定会有个底线,如果牺牲太大肯定不行我们也不可能去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不过,对武汉队的退赛,周建国很有感触:“胳膊是扭不过大腿的,大家都说我们民营企业急功近利,没想到,缺乏耐心的不仅仅是我们!”
本版撰文 记者 彭磊 柯美杰[NextPage]
陈旭东与老裴从默契到陌路
一段有始无终的“蜜月期”
说起近10年的湖北足球,两个人不得不提,一是担当俱乐部总经理八年之久的陈旭东,第二个人就是前任主帅裴恩才。1998年甲B联赛中期,陈旭东开始出任武汉红桃K俱乐部总经理。此后俱乐部多次更替换名,陈旭东一直主持俱乐部运作,2001年陈旭东辞掉殷立华请来了法国教练塞哈范,结果惹来一阵恶评。
不过,2004赛季他将武汉队重新带回中超,并在2005赛季,引领湖北足球夺得职业化后的首个全国冠军奖杯——中超杯冠军,这些荣誉都是在陈旭东任下取得的。
挑中老裴,陈旭东被喊成“陈伯乐”
说起陈旭东,一些武汉人都喜欢称陈旭东为“伯乐”,一年半前,正是他通过几个小时的交流,就相中了裴恩才这匹当时并不为人所知的“千里马”。“我选择裴恩才,当时很多人觉得奇怪,觉得怎么会选他,一点名气都没有。我觉得这个人有思想、有文化,看过不少书。我也是个文化人,是个懂球的文化人,当时一拍即合,就让他几天之后过来报到。”
当时,裴恩才是八一队的教练,在全国教练中名气并不大,与当时的另一个热门人选李章洙相比,裴恩才显得资历不够,陈旭东认为,裴恩才军人出身,具有较强的管理球队的能力。正好可以根治球队作风偏软的问题,由于李章洙拒绝了邀请,在所剩时间不多的情况下,裴恩才以头号热门当选。
来武汉之后,裴恩才还特地邀请湖北足球元老吃饭,倾听他们的意见。裴恩才的公关能力加上上佳的酒量,立刻赢得了不少支持率,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可惜这段合作好景不长
2004年冲超这年,裴恩才和陈旭东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搭档默契,球队成绩节节上升,就在武汉队确定冲超大势之后,两人却产生了裂痕:陈旭东对裴恩才在几场重要比赛中指挥不力产生不满,裴恩才也对陈旭东保护湖北帮干涉球队内部事务、赛前爱说大话产生了厌恶情绪。特别是在制定联赛大盘子、确定联赛目标、引援以及俱乐部投入方面,陈裴二人开始产生了严重分歧。就在2005年裴恩才上调中国女足之前,陈旭东甚至大胆放言说:“裴恩才不会在中国女足取得成功。”
2006赛季中期,陈旭东以“健康原因”向俱乐部董事会提出辞呈。2007年,裴恩才也离开球队去了河南队帮助球队保级,今年在裴恩才的带领下江苏舜天成功冲超,可惜没多久,武汉俱乐部已经退出中超。就在江苏舜天的主场,还有在当地的湖北人在场上打出了“裴哥,湖北人不会忘记你”的标语,表达了对裴恩才当年带领武汉冲超成功的感激。
◆记者手记
听前辈讲湖北足球历史
一边翻着发黄的老照片,一边听湖北足球的前辈们讲述历史。那些年代,关于湖北足球的往事一幕幕再次浮现在笔者的眼前。透过这一张张似曾相识的面孔,透过一张张比赛的照片,时光似乎倒转。湖北足球血脉传承的脉络清晰地展现了出来。
湖北足球的“龙头”、70多岁的龙仕君正遭受病痛的困扰,第一次见他是在医院的病床上,本来要安排手术,不过,得知我们要做一期回顾湖北足球历史的专题,龙老还特意在他手术前短暂的修养期内接受了采访,让我们十分感动。
翻开老照片,龙仕君老人还特地用白纸做了一张说明,照片上人员的名字和中南队50年代人员的出入,在这张纸上都写得十分清楚。湖北老一辈足球人的严谨从这个细微之处体现得淋漓尽致,龙老笑着说:“年纪大了,记性差了,脑子不好使。”说起当年踢球精彩之处,龙老不禁还站起身来,让记者扮成当年的“防守队员”开始比划起来……
50-60年代的球员大多数年逾古稀,但他们依然精神矍铄,70年代的球员已经进入了退休的年龄,开始打打网球,规划着自己的老年生活,而80年代的球员却依然在为湖北足球的未来奔波忙碌。
听前辈讲湖北足球历史,让我们感觉到湖北足球骨子里流淌着奔腾的血液。
◆球员现生存状态 从冲动到困惑
武汉退出已经整整一个月,如果说当初武汉足球俱乐部宣布退出的时候,武汉队员还是很冲动,大声声讨中国足协,支持武汉退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队员已经不习惯没有联赛的日子,他们不知道路在何方。
10月1日武汉足球俱乐部宣布,如果中国足协不改变对李玮锋的判罚,武汉将退出。10月2日武汉足球俱乐部正式退出,当时一些队员有些伤感,其实这一天里还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可能是大逆不道也可能是为武汉足球留下希望的大事。
10月2日中午,董事会决定退出中超,不参加当天与辽宁队的比赛。几名队员开始自救,他们准备带领U19一帮小弟前往新华路参加比赛(U19部分队员在中超注册)。他们认为如果比赛打了,哪怕输了接下来还有谈的余地。但天不如人愿,很快这个消息在一队传开,一些仍然义愤填膺的队员把消息告诉了教练组,所有队员参赛证被扣下,结果“自救”行动无奈流产。
10月10日,武汉队重新集中,当天下午,全队只有李玮锋一人在力量房训练,其他队员都躲在房间里。而当时U19正在基地训练,一位队员说:“现在才知道有球踢是一种幸福。”俱乐部表示这是为了保证队员状态,之后球队与武汉大专院校联系,开始与校队踢一些友谊赛。首场与体院校队的比赛,虽然大胜,但这样的胜利对他们显得毫无意义,球队的气氛依然很压抑。
一些队员开始寻找出路。比如一些已经开始与裴指导联系,看能否去江苏舜天;周燎与吴龑则希望自己在国青有好的表现,能为未来留下一条路……
除署名外 本版撰文
记者 彭磊 柯美杰